種白菜、摘黃葉、挖蘿卜、剪蒜苗……近日,壽寧縣東區(qū)小學的同學們一有空閑就在學校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“本草苑”里東瞧瞧西看看,眼巴巴地盼著自己親手種下的菜苗快快長大?!暗仁卟顺墒旌?,我們還要自己采摘,不僅做成美食,還要在市場上賣菜,真的很有成就感?!睂W校四年(3)班的同學們告訴記者。
今年,東區(qū)小學因地制宜、立足校本地開展勞動教育,打造具有特色且實用的勞動教育實踐空間,推動建立勞動教育長效機制。為了開足開好勞動教育課,學校依托校園土地資源,有效整合校內空余綠地,將教學樓后的一片閑置土地開墾成“本草苑”勞動教育實踐基地。這塊地占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,目前分為蔬菜區(qū)、中草藥區(qū),今后還將再拓展果樹區(qū)和花卉區(qū)。
11月28日下午,在老師的帶領下,兩個班級的同學來到“本草苑”上勞動課。同學們來到自己班級所屬的責任地,戴著手套、掄起小鋤頭、拿著灑水壺,在勞動課教師的指導下動手給蔬菜松土、除草、采摘黃葉,聆聽老師講解青菜黃葉采摘的注意事項,在老師手把手的指導下學習栽種青菜苗……“老師,我們種的青菜綠油油的,可好看了?!币还?jié)勞動課讓同學們收獲滿滿,更讓他們體驗到勞動帶來的樂趣。
“孩子們種出來的蔬菜,可以進行義賣,收入作為愛心基金,用于資助家庭困難的學生,從而也讓孩子們有成就感和獲得感。”校長劉景亮介紹說,“勞動教育課程還可以與其他學科相融合,比如語文方面,學生們動手勞作,這就是身邊的作文素材,有不少老師反映,勞動教育課開設后,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濃了,達到了‘以勞增智’的效果,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?!?/p>
據(jù)介紹,壽寧縣東區(qū)小學按省級頒布的課程設置,每個班每周安排一節(jié)勞動課,并在其他學科教育中有效滲透勞動觀念、勞動態(tài)度、勞動美德、勞動技術的教育。在綜合實踐課中融入勞動教育內容,在語文、數(shù)學、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(tài)度的培養(yǎng),讓學生在體驗勞動的快樂中深刻理解、掌握知識要點,提升學生的勞動素養(yǎng)。(閩東日報記者 張穎珍 通訊員 葉允江 文/圖)